•  

互联网时代,信息共享,共创辉煌!

政府信息公开网
  •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党群机构
  • 教学院部
  • 校务公开
  • 学术活动
  • 阳光服务
  • 校园风光
  • 全面教育
  全球大学生未来教育论坛(第一期)成功举办
  •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党群机构
  • 教学院部
  • 校务公开
  • 学术活动
  • 阳光服务
  • 校园风光
  • 全面教育
协会动态

最新新闻

  • 全球大学生未来教育论坛(第一期)成功举办...
  • 河南潢川5名中学生溺亡 遗体全部打捞出水...
  • 江苏2020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专业省统考考生须知...
  • 教育部:全国已有1454所高校开展在线教学...
  • 深切缅怀陶西平先生:他的教育生命延续到最后...
  • 美籍华人医生千里驰援纽约战疫记...
  • 高校平凡英雄书写抗“疫”故事...
  • 硕博留学生在疫情中处境艰难...
  • 日本调查显示:疫情或促更多日本年轻人转职返...
  • 工科就业形势大好 10类工科热门专业及高校推荐...
  • 托福ITP中国版首批认可院校名单来了...
  • 南宁:国际班独立编班 就读期间不得转入本校普...
  • 李晓辉:强基计划对中学“学生贯通培养”有新...
  • 高校校长:毕业生就业已由压力山大升为压力天大...
  • 青年学生直播“带货” 湖北秭归脐橙大卖...
  • 攻读在职研究生有用吗 学长是这么说的...
首页 > 校务公开

全球大学生未来教育论坛(第一期)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0-05-23 12:03:51

  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是让个人和社会做好准备适应复杂世界和未来的不确定性。近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倡议,号召各国思考思考疫情之下,新技术如何与教育融合,如何设计并提供教育以便为更好的未来世界做贡献。在此框架下,北京时间5月16日17时,主题为“读全球疫情,看未来教育”的“全球大学生未来教育论坛”(第一期)在线上成功召开。

  本次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UNESCO INRULE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UNESCO IITE)以及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SLIBNU)联合承办。在会上,来自全球的专家和大学生畅谈未来教育,旨在通过疫情看未来,通过学生看世界,通过设计看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教授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主任展涛教授分别致辞。周作宇在致辞中称赞这一平台的建立,他说,我们从教育中学会生活,也在生活中体验教育。在全球疫情面前,世界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来自各处的声音,只有积极思变、迅速行动、永恒创新,才能取得长足进步。展涛认为,有了这次全球学校与学生接受在线教育的共同经历,在不久的未来即将看到电子技术与在线教育的蓬勃发展,本次论坛让大学生们有机会共同讨论并展望未来的教育形式,为迎接教育的新时代做好准备。

  各国与会专家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吕赐杰指出,疫情为教学活动带来了多重阻碍,但学习旅程不止大学四年,学习地点也不局限于校园,在人的一生中,大部分的学习发生在正式教育之外的阶段。亚洲理工学院发展学院执行董事Jonathan Shaw指出,尽管线上教学已成大势所趋,但线上教学难以实现与线下教学同等质量的面对面互动,并不能成为线下教学的替代品。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联席院长刘德建分享了AI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并提出了虚拟实验室的构想,希望能以此鼓励更多学生动脑思考、动手设计并运用于实践领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董事Steven Duggan认为电子设备的高普及率是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契机,电子化为教师掌握新技能、运用新技术提供了机会,学生们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信息收集与整合的能力。

  随后来自全球10余个国家的400多名大学生围绕疫情期间如何学习、学习中面临怎样的挑战,如何看待2050年的教育等热点问题进行了一场跨越国界、跨越时空的对话。

  大学生眼中的未来教育是怎样的?

  各国大学生代表从自己在疫情期间的教育经历出发,分析了传统教育和在线教育的优缺点,并畅想了未来教育。他们认为,未来教育应该呈现出“更多的技术手段”、“个性化、定制化的教育内容”、“舒适的学习环境”、“学生为主体”等特点。同时,未来教育有可能会面临“电子产品的普及率不够”、“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全球大环境影响教育”等问题。

  得益于过去十多年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以及疫情期间的积极努力,中国在本次疫情期间积累了很丰富的在线教育经验,为全球多个国家的教育提供了借鉴。两位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分享了他们的经历和看法,肖可可希望学校与政府可以建立更多知识共享平台、采用多种已有的技术与软件来优化在线教育质量。她认为,未来教育将会包含更多个性化、定制化的学习内容,并会通过选择更为舒适的学习环境来提高效率,但这需要学生们提升自我,培养更好的学习习惯和时间管理能力。马梓琪分享了国内大学在线学习所采用的平台,并分享了自己接受远程授课、迎接挑战及克服困难的经历。同时他分析了远程授课缺乏效率的内在原因,并期盼在未来线上与线下的教育能够高度融合,各取所长。

  欧洲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在世界也处于领先水平,慕尼黑大学的覃心怡展示了教师在多个平台为学生提供的课程内容与指导反馈,以及当地多个单位与组织对不同教育形式的支持。她认为,在未来,教育不能忽视线上教育的优点,同时也要兼顾现实中的人际交互。

  亚洲理工学院来自印度尼西亚的Arlene Gonzales提出了“传统教育方法受阻会引发创新”的观点,对比了传统教育形式与在线授课的不同点。在她看来,未来的教育将融合更多的技术手段、更多地以远程在线学习的形式呈现。来自巴基斯坦的Moaz Altaf则分享了海外的学生在面对新冠病毒疫情时遭遇的种种挑战,并展示了自己如何通过室内锻炼以及在线教育平台的资源来进行自我调整。他认为,未来可能面临很多世界性问题,如经济萧条、气候变化、人口激增等,并呼吁年轻人团结起来面对挑战。

  来自西班牙IE商学院的多米尼加学生Hilda García指出,电脑等电子产品在贫穷落后地区的普及率依然很低,这为新技术在未来教育的广泛应用带来极大挑战,不容忽视。她认为,未来教育将进一步以学生为主体,依托数据与虚拟现实技术来实现,并分享了这一进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

  在自由讨论环节,与会的大学生代表提出了进一步的思考。比如,在线学习容易出现效率低下、自我控制能力不足、网络连接不稳定等问题,而且传统教学中的某些活动无法通过在线方式实现。专家们认为,效率低下、自我控制力不足,确实让居家在线学习面临挑战,但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和监督,共同积极面对、解决困难。周作宇副校长指出,不能将大学简单地定义为某一处场所,而应让大学实现人类心灵、意识和共同精神的交汇碰撞。

  本次论坛的讨论区也非常热烈,在线的大学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促进我们对未来教育的深入思考。比如: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是否会促进或阻碍国际间的教育公平?国际组织可以做些什么来促进教育公平?在线教育今后是否将成为主流,还是永远无法取代面对面的教育?在线教育将如何避免当下的缺陷而做得更好?

  专家们一致认为,今天与会发言的嘉宾和学生对于解决未来教育中的问题都持乐观态度,现在正是大家探索未来教育的良好时机。

  作为承办单位之一,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一直积极探索“未来教育”的形态,联席院长黄荣怀教授指出,本期全球大学生未来教育论坛由十四位青年志愿者共同策划并举办,旨在为专家和大学生提供思想交流的平台,让更多青年人的想法为世界所知,以推动教育和科技的变革。这场论坛让专家、大学生、观众深入思考,如何解决远程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设计线上课堂以解决教学痛点,什么样的教育设计能够最大化发挥线上教育的优势?今天,我们还不能找到所有问题的完美答案,但最重要的是,此次论坛让我们离更好的未来教育设计又进了一步。论坛将持续进行,一方面,论坛是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9年提出的未来教育倡议的响应;另一方面,面对疫情冲击和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论坛也希望探索教育和人工智能的融合方式,促进更好更多的平台、内容的不断涌现。

相关链接
 
丹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中国养老金     辽宁省建设工程造价     四川政府采购     沈阳市卫生局     南京教育网     恩施市崔家坝镇人民政府     江苏省常熟市花溪小学     奉化市城北中学     内乡教研网     德州市石芦街小学     荆州中考招生网     天域幼儿园     松滋实验初中     德州幼儿师范学校     上海市陆行中学北校     大丰市飞达路初级中学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北京经贸职业学院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医科大学招生就业处     尤溪实验小学     石家庄职工大学     井冈山革命传统学院     鄞州区高桥镇中心幼儿园     汕头市长厦小学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     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网站     广东北江中学信息网     福州屏东中学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北京市私立汇佳学校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滁州卫生学校     江西省教研网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     大埔虎山中学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logo_home